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 終端應用 >> 汽配 » 正文
以變應萬變:新能源汽車迎來換道超車的曆史性機遇!
  瀏覽次數:8012  發布時間:2023年08月08日 10:56:45
[導讀] 7月10日,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:2023年1-6月,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約為952.4萬輛,同比增長2.7%。其中,6月,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約為189.4萬輛,環比增長8.7%。



采訪日期:2023年7月11日
采訪公司:比亞迪集團;理想汽車;特斯拉;吉利汽車集團
主要產品:新能源汽車/傳統汽車

7月10日,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:2023年1-6月,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約為952.4萬輛,同比增長2.7%。其中,6月,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約為189.4萬輛,環比增長8.7%。

“這主要得益於春節過早、3月異常促銷、618促銷等活動,疊加政策的持續支持,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是產品的創新和企業的共同努力。”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。

此外,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國內車企采取了國內、國外市場並行發展策略,並在新能源車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。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,如比亞迪汽車、吉利汽車、長安汽車、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。

比亞迪-(2)

“早起鳥”比亞迪月銷量首次突破25萬輛大關
6月,比亞迪售車25.2萬輛,這也是比亞迪月銷量首次突破25萬輛大關。今年上半年,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為126萬輛,已經達到2022年全年銷量(186.85萬)的三分之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比亞迪不僅在國內市場上一路狂奔,在海外市場上也正在逐步擴大影響力。數據顯示,今年6月,比亞迪的海外銷售突破了萬輛大關,上半年在海外的累計銷量達到7.43萬輛,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海外銷量(5.36萬輛)。據了解,目前,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、德國、澳大利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巴西、新西蘭等53個國家和地區。

事實上,比亞迪早在2003年就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,加入造車大軍。但與其他車企不同,以手機電池業務起家的王傳福在造車初期就表示,電動汽車才是比亞迪的終極目標。

但彼時,新能源車還處於萌芽階段,比亞迪推出的車型也基本以燃油車為主。2005年,比亞迪推出 F3,憑借便宜、大氣、高配置的特點,迅速受到市場追捧,隨後比亞迪又相繼推出 F0、G3、L3、F6、M6等車型,在設計風格上偏向日係主流車型。之後,比亞迪更為務實地轉向了B端市場,純電動車型e6從2010年開始投放深圳出租車市場。在布置空間要求更為寬鬆的巴士車型上,比亞迪則是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,投放了超過6.8萬輛電動巴士,為後麵的大舉擴張奠定了基礎......

作為全球首家掌握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,比亞迪從矽提純,到晶圓,到芯片製造,再到零部件研發、生產、整車裝配等,基本全產業鏈自研自產,形成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“護城河”。在新能源發展後時代,我們不難看出,比亞迪對下一代電動車的實踐探索和創新力度,與此同時,比亞迪也給市場展示了一個存量時代的模範樣本。

2023半年考:理想成新勢力贏家
毫無疑問,上半年新能源銷量冠軍依然是比亞迪品牌。而曾經譏諷的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理想,“勢力”範圍正在蔓延,上半年交付量約13.9萬輛,同比增長130.3%,是新勢力品牌中增幅最大的。

理想汽車-(2)
 
究其原因,主要得益於AI大模型技術的率先落地應用。理想汽車於6月開啟國內首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NOA試駕,這一活動收獲體驗者們的高度評價和廣泛熱議。此外,理想汽車通勤NOA功能也將在下半年向用戶交付,用戶通過自己設定路線、車輛學習NPN(NeuralPriorNet)特征,為上下班路途提供NOA功能,以此讓每位車主都擁有出行的“專屬電梯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理想汽車正在以高效的擴展速度,自己研發、建設並運營5C超級充電網絡。今年年底,理想汽車將建設完成超過300個超級充電站,2025年超過3000個。理想汽車還利用自動充電機器人等智能技術,提供遠超加油的補能體驗。車輛會自動行駛到充電車位,自動泊入。充電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,可以自動插槍充電,全程無需下車,完成充電後自動結算,自動駛出。理想5C純電車型的大規模交付,會讓更多的中國家庭享受高壓純電的科技平權。

理想汽車將實用主義的思維方式,徹底貫徹到用料選品、零部件采購價格、資產運作模式等方麵。目前已大幅領先於哪吒、蔚來、零跑、小鵬四家新勢力。理想汽車曾表示,到2025年將形成“1款旗艦車型+5款增程電動車型+5款高壓純電車型”的產品布局,其首款純電車型MEGA也將於今年年底發布。

吉利“走穩路” 特斯拉讓消費者為技術買單
回顧疫情三年,各行各業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,原本以為步入2023年便能重回正軌,但需求減弱、內卷加劇的“餘波”令人不容樂觀。顯然,“價格戰”便是上半年國內車市的最新挑戰,想要在無序的競爭中穩定銷量,甚至正向增長,做著遠比說著難。

吉利-(3)
 
如果單純從技術和產品的角度來看,吉利的銀河L7稱得上不負眾望,往小了說是豐富了細分市場選擇,往大了說則有望重新定義市場的競爭格局。然而,以史為鑒,車型的曇花一現與持續暢銷,區別在於品牌力、體係力與服務力能否協調發展;早在誕生之初,吉利銀河便有所布局。

快速建立消費認知,是全新品牌從“旁觀者”到“參與者”的基礎,但產能安全、質量把控,更是吉利銀河安身立命的關鍵。上到企業發展、品牌認知,下到技術儲備、資源整合,吉利均有著堅實基礎。吉利汽車整合燃油與純電技術,提升新能源占有率和布局長遠發展的“東風”,在這一突破口之下,吉利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持續帶來質的飛躍。
特斯拉
此外,特斯拉新能源汽車也是大眾最為關注的熱點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6月交付93680輛,同比增長19%,特斯拉迎來了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的交付成績。多年來,特斯拉持續優化出行技術、改善用車體驗,讓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,都為產品技術買單。

今年最具爭議的是,特斯拉降價的影響力一直在持續。此前,有員工曾表示,“降價之後,我們店平均一天訂單量是150輛,最近我們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點。" 而在宣布降價後,市場有消息稱,特斯拉中國三天內就斬獲3萬輛汽車訂單。

但從長遠來看,特斯拉走的是跨界融合創新之路,不僅有升維的思考,而且有升維的能力。它打造的產品將是一個具備多維能力的物種,對其它單一維度物種將形成壓倒性優勢。